父与子亲生母皆惨遭赐死
拓跋弘是拓跋宏的父亲,两人也都是北魏杰出的帝王。但是他们的亲生母亲其命运都一样,即惨遭赐死。
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拓跋弘的父亲是文成帝拓跋濬,生母是梁国蒙县(今河南省商丘市)人李氏。而李氏当时只是拓跋濬的贵人。也就是李贵人不是正室,而是后妃,换句话说就是妾。
拓跋濬很喜欢拓跋弘这个长子。于是在太安二年(456年)二月,他就把不足两岁的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。正是由于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,因此才使他的生母送了命。
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,他效仿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做法,即凡后妃所生之子册立为皇太子,生母皆要赐死,以防母以子贵,专擅朝政。所以,李贵人的儿子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后,她就被赐死了。
拓跋宏的亲生母亲,是李夫人(中山安喜即今河北省定州市人)。那时的夫人不是当今的夫人,是后妃,等级低于贵人。因此,当拓跋宏于皇兴三年(469年)被册立为皇太子时,生母李夫人便依祖制被赐死。
展开剩余70%十八岁帝王竟做了太上皇
历史上不到二十岁的皇帝做太上皇的可以说是罕见。而北魏第六任皇帝拓跋弘便是罕见中的一个。他年仅十八岁就做了太上皇。
十八岁,正是青春时,正是干事业实现理想抱负的大好时光。而且十八岁的拓跋弘执政时颇有政绩。可是他为什么要辞职,将皇位禅让给还是娃娃的儿子拓跋宏呢?
据史料记载,根本原因是与他的嫡母冯氏冯太后矛盾日益尖锐,不满冯氏长期干政。《魏书·天象志三》就说的非常明白:“上迫于太后,传位太子。”
不得不承认,当文成帝去世后,冯氏为稳定北魏动荡的政局起到了核心作用。然而在平定乙浑之乱后,她宣布由自己临朝称制,掌控朝政大权。身为皇帝的拓跋弘只能听命于冯氏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拓跋弘对冯氏的干政越来越不满。
拓跋弘与嫡母冯氏矛盾激化的直接原因,是拓跋弘处死了冯氏的相好李弈及其兄长和同宗。冯氏的老公文成帝死时,冯氏只有30岁。30岁正是如虎似狼的年纪,哪里耐得了守寡的孤寂与冷清。于是她看中了官宦子弟,且仪表堂堂、风流倜傥、多才多艺、善解人意的李弈,将他作为情人。后宫淫乱,拓跋弘非常不爽,想灭掉李弈。但有冯氏罩着,拓跋弘毫无办法。
皇兴四年(470年)秋天,拓跋弘终于等到了惩治李弈的机会。李弈的兄长、尚书李敷的好友和同宗——相州刺史李欣因罪被告发。李欣为了自保平安,自陈李敷隐罪二三十条。于是,拓跋弘趁机下令,将李敷兄弟打入死牢。这年冬天,李弈与哥哥李敷、堂兄弟李显德等人同时被杀。
李弈的死,冯氏恨恨的。据《北史·后妃传》载,拓跋弘诛李弈,“太后不得意”。这为冯氏逼拓跋弘交出皇位埋下了种子。
拓跋弘杀了李弈不说,后来又把揭发有功的李欣擢为尚书。尚书那可是中央要员,参决国政呢。冯氏忍无可忍,便利用其声威与势力逼迫拓跋弘交出皇位。
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拓跋弘生性喜好黄老(道)、浮屠(佛)之学,常常与朝中士大夫和沙门(僧人)一起高谈玄理。《魏书·显祖纪》说:“帝雅薄时务,常有遗世之心。”
冯氏的逼迫,加上喜好佛教,拓跋弘萌生了退位之意。起先想传位其叔父——拓跋子推,但遭到宗室大臣和宦官的联合反对。后来他只得在皇兴五年(471年)八月,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。他呢则做了太上皇,这一年,他只有18岁。
我读到这段史料时,是一声叹息,沉重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热点资讯